- 相关推荐
蚂蚱观察日记3篇
一天又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蚂蚱观察日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蚂蚱观察日记1
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体育场,准备捉几只蚂蚱回家观察,因为我是第一次捉蚂蚱,心里不免有些紧张,爸爸妈妈就告诉我捉蚂蚱的要领,于是我就放开手脚开始行动起来。
因为有了爸爸妈妈告诉我的要领,我捉起蚂蚱来倍感轻松,不过一刻钟左右,我就捉了有八、九只蚂蚱,这时爸爸妈妈也跑步归来,我们便慢慢走回了家。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上网查找关于蚂蚱的种种资料。
翻到关于蚂蚱的资料,首先映入我眼帘也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么一句话,“蝗虫又名‘草螟’、‘蝈蚂’、‘蚱蚂’、‘蚂蚱’等,人们常说的蚂蚱只是蝗虫的幼虫,并不是单独的物种。”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惊呆了,一想起我的手曾和蝗虫的幼虫亲密地接触过,我就觉得有点恶心,但我还是把查找出的资料继续看了下去。资料上说蝗虫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脚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这个特点使蝗虫成为了跳跃专家,虽然幼虫只能跳跃,但成虫可以飞行,有时也可以跳跃。蝗虫大多以植物为食物,它们比较喜欢吃肥厚的叶子,比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蝗虫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也就是所谓的蝗灾。
看到这里,我十分惊讶,没想到小小的蝗虫,里面也会有这么大的学问,看来学无止境是有道理的。
蚂蚱观察日记2
在去年的秋天一天,爸爸从外地给我带回来了一只很大的油蚂蚱。
可是今年的上一个星期天我看见我们凉台的盆子上有四只小虫子我就把它弄死了,我没有怀疑它,以为就是虫子,可是后来我发现我们的凉台到处都是,我叫了我的爸爸来爸爸仔细的看看了大吃一惊的说:“孩子!这不是虫子,这是小蚂蚱。”
我吃惊的看着这些绿油油的`小蚂蚱我觉得非常非常不可思议,一只让我不起眼的蚂蚱,竟然留下了一些小蚂蚱,那些小蚂蚱跳的还很高能跳到我的手掌那么高。
不要看它们小,它们甚至比人还要灵活,我去捉它们的时候捉了半天才捉到两只,它们的大腿非常有力量只要一蹬就多能跳一米呢!它们不会眨眼只有一对亮亮的眼睛,它的眼睛就像是钻石镶刻在它的头上,一对射太阳就闪闪发光,就像太阳底下的钻石一模一样。
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吧所有的蚂蚱统统捉到了一个盒子里那个盒子里盛满了蚂蚱,蚂蚱挤成了一团,一个在一个上面罗着,它们有的向试图从瓶里跳出来,可是被忘了有瓶盖在呢!你们不可能跳出来的。
蚂蚱喜欢吃的食物是叶子、蔬菜、露水,我就给它们放了一点蔬菜蘸了一点水给蚂蚱放了进去,蚂蚱们是争先恐后的吃那个蔬菜,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好像都是个头大的先吃,个头下的则就在一旁等候,等大的吃完它们再吃,如果大的吃完了小的就只能挨饿了。
蚂蚱观察日记3
蚂蚱,这个经常在草地和菜地看见的小动物,别看它小,却非常灵活,加上蚂蚱的体色都以本草为掩护,让人很难察觉,要想逮住它,并非那么容易,得有一手巧妙的功夫。首先要察看蚂蚱的落着点,二要用手神速地捉住它,假如稍慢一点,蚂蚱就凭着它两只后腿的弹跳力,迅速起飞到另一处隐藏。我就是凭着这两点技巧,才逮住了一只个头中等的褐色蚂蚱。为了观察蚂蚱的形态习性,我和爷爷饲养了三天蚂蚱。
当天,爷爷找来了科技书籍《昆虫王国》,从书本上我了解到蚂蚱的属性、爱好、技能、生活习性以及体色。我边看书,边观察,还真让我长了不少知识。
蚂蚱属于直翅目蝗科,所以书名又叫蝗虫,种类繁多。大都长约二寸,四翼六足,前四足用以爬行,后二足用以跳跃。头部有复眼二个,单眼三个,二根触觉如鞭状,头的形状也有各异。有的头像形尖尖的战斗机,有的头形像“马头”,我逮住的蚂蚱头形就像“马头”。“马头”上有咀嚼式口器,口齿如锯。它的上翅平直覆盖在体背上,下翅则缩摺在上翅之下,飞行的时候才会舒展开来。前、中脚比较细短,后脚粗长结实,善于跳跃。
蚂蚱的栖性喜欢在草地、稻田、菜地之中。蚂蚱的体色也是最好的保护色。它食量较大,特别爱吃禾本科植物。三天的时间,我和爷爷采了许多草和菜叶,蚂蚱犹如生长在绿色的'海洋,尽情地享受着这天然的营养。明天我又要开始周而复始的学习,我交待爷爷等蚂蚱吃完我们给它准备的食物后,还是放飞自然吧,让它在回归伙伴的生命旅途中赞美人类的美好!
【蚂蚱观察日记】相关文章:
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06-03
观察日记观察黄豆日记05-17
吊兰观察日记 吊兰的观察日记03-31
观察日落的日记 观察日落的日记04-02
观察日记动物 观察小狗的日记04-01
观察桂花观察日记04-06
观察乌龟的观察日记04-08
观察动物观察日记10-14
观察蜗牛的观察日记04-06
观察的日记_日记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