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见闻日记模板集锦九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假见闻日记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寒假见闻日记 篇1
在整个寒假里,我都是以一种快乐的心情来度过的。
街道上,各家各户都在忙碌着。超市里可谓是人山人海,货架上的饼干、糖果被无数双手塞进了购物车。大家仔细挑选年货,往日平静的王府商业街如今是挤满了人,大家在各各铺面里买来对联、“福”字、
兔形装饰物来美化自己的家园。我家也不例外,房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接着,她小心翼翼地用胶水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甚是好看。
除夕夜,窗外,鞭炮声声脆响,烟花五彩缤纷。室内全家人团团围坐,一个个喜气洋洋。妈妈和奶奶来来往往,走马灯似的把一盘盘佳肴端到餐桌上。不一会儿桌子上的鸡啊、鸭啊、肉啊、虾啊……层层叠叠的堆在了一起,像一座小山似的,香气扑鼻,令人垂涎三尺。趁人不注意,我用筷子夹起了一大块鱼肉塞进了嘴里,那种喷香的味道顿时涌进了我的心里。“开饭!”在外公的话语声中,我们不约而同的拿起了筷子,把一盘盘山珍海味往嘴里送。只听“喀嚓”一声,妹妹的牙齿被卡了一下,她吐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硬币。硬币怎么会跑她嘴里呢?我心想,“哎呀,有福了,”奶奶说道,“我特意在年糕里放上了硬币,没想到被你吃到了。你们这个时代啊可真是好,论吃的方面,细白面馒头和新鲜鸡蛋多的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论穿的方面,红的、紫的、薄的、厚的,什么都有,连个补丁都没有……”什么?年糕里还有硬币?我赶紧拿起筷子往装着年糕的盘子里伸,一个没有、两个没有、三个……“小滑头,我就放了一个硬币,你还在抢什么啊!”奶奶笑着说,“啊……”我睁大了眼睛。全家人看着我的滑稽样都大笑了起来。
寒假见闻日记 篇2
寒假见闻日记一:
三十晚上,我们全家都在家吃年夜饭,外公做的菜总是那么丰盛,而且味道很不错!
饭后就分红包了,带着长辈们的祝福我感到幸福,我也向长辈祝福,长辈们满心欢喜差不多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就在床上看春晚了,一个个节目很精彩,有让人逗笑的,有让人长知识的,还有让人有思考的就在钟声敲响的那刻,我们一家互相说:新年快乐,鸡年吉祥!
寒假见闻日记二:
今年的寒假过得很好,不过有一件事情却令我不得不谈。
记得上星期去书店借书,书店离家很远,需要乘公车,向来对于车辆反感得我还未上车便开始觉得头痛难忍,所以,里所当然得,我坐到座位上之后便闭上了眼睛,耳朵里插上耳机,听着音乐,企图让自己忘掉这难受的感觉。
车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停站,出发,直至到那一站原本狭窄的车道布满了拥挤的`人群,我睁开双眼,望一望周边的人群,却赫然发现,离我不远处站着一个老爷爷。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刚刚上来,或是已经站了许久,我的心里正做着激烈的挣扎,究竟是让还是不让?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一个已经上了初二的中学生还不懂得这点基本的道德吗?想必有点功德心的人都会说:让。但是我不是那么好的一个小孩,况且头还这么痛。自己转念一想:不是说是老幼病残孕可以座着吗,我晕车算不算?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想敲自己一下,好白痴得想法。
此时,车里得喇叭又想了起来,请为老人让座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尽管隔着欢快的音乐还是如此的清晰
哎,到那时,自己还真想让座了,但当我准备开口请那位老人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老人早已座下了,自己刚刚的思想斗争已经耗废了太多时间,老人早已经座下。我再次将目光投向老人那边,才发现站在老人身旁的年轻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周围的人们也对他投已赞叹的目光,看到这,我的心似乎停顿了一下。
也许,按照常理来说,我应该会脸红吧,可是,不知为何,我却没有感到羞愧,反倒有一丝自豪,好像是因为,有我这样不向上的人,也会有品德高尚的人来镇压而感到辛慰吧。
不过,我不喜欢这种自豪,因为,我是骄傲的人,我希望别人已我为自豪,所以,我明白了,下次的机会,我一定不会错过。
寒假见闻日记三:
寒假等我自己坐上旅游车回老家时,我早已心动不已,因为我知道自己很少回老家,所以我对我的老家永远是迷迷糊糊。不过我知道在自己家里的时候,我不想回老家,一旦回去了,就永远不想回家。
车子动了,车窗外的风景在不断地变换,主要只有草坪、树和树背后的高山,还有一家家的店,比如有毫不起眼的小卖部,有物美价廉的超市,还有富丽堂皇的大酒店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不小心睡着了,还做了一个好梦。
车子的一阵颠簸把我从美梦中惊醒,我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往车窗外一瞧,呀!自己睡的快到老家了,真能睡啊!
现在我在公路上,两边都是长满枯草的斜坡,在斜坡段后的平地上种满了树,好像一位位尽职尽责的士兵,不管春夏秋冬、狂风暴雨,都纹丝不动,连小鸟在他们的头上安了窝,也不抱怨。
如果运气够好的话,还能看到有大船在浑浊的长江上前行。长江的另一岸边,也许只能看见一片连着一片的深绿色植物。
老家我来了,我的老家虽然简朴,但它确是我的最爱,因为它也有我成长的一部分记忆。
寒假见闻日记 篇3
寒假终于来了,对于每天两点一线和做不完的作业的我,有了一口喘气的机会了,想象着早晨天还没亮就走在上学的路上,现在终于可以在温暖的被窝多呆上一个小时,然后起床后自由的安排着自己想过的生活,那多惬意,一丝笑容,从心底泛起,直到嘴角和眉梢。
一转眼到了大年三十,全家愉快的一起聚在火炉旁观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不知不觉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彻云宵,迎接着新年的到来,啊,20xx,我来了!
早上吃过象征圆满的汤圆,老爸就带着我和姐姐出门了,目的地——佛头山峰。
平昌是山城,出门就是坡,从焕然一新的刘伯坚广场开始着数梯子,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到了纪念碑的地方,看着那三把直入云宵的大刀直刺苍穹,把旧中国的三座大山撕得粉碎,仿佛进入了当年金戈铁马的场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新中国,和今天的繁荣盛世,想到这些,不禁热血沸腾,望着从山顶垂下来的那漫长的石梯,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拾级而上,到了华严寺的那个较为平坦的小山峰,向山下望去,今天登上的人真多啊,最远处小得象蚂蚁,汽车象甲虫一样在山间的带子上爬行,向上望去,郁郁葱葱的佛头山似乎才过走了一半,稍稍休息一下,老爸又带着我们出发了,转过华严寺,一条平缓的山路就在眼前,两边栽满了红梅和腊梅,虽然还是春寒料峭,但一些枝头的火红的红梅花和金黄的腊梅花争相开放,向人们报着春天来了的喜悦,冷冷的春风中若隐若现的飘过那梅花的花香,“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不经寒冬的`孕育,哪来春天的百花争艳呢?
终于到了公园的大门口,望着不见顶的山峰,我的体力告诉我,我快爬不动了,那种懒洋洋的神态没逃过老爸的眼睛,“今天一定要征服这座山峰,胜利就在眼前,没有达到山顶的人不算登山,哪怕就着那么一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只有站在处,才能看得远,才能看到更远更好的风景,只有站在山顶,你才体会到胜利者的心情,只有把山峰踩在自己的脚下,你才是胜利者。”老爸的话激励着我,我鼓气勇气,佛头山顶,今天我一定要征服你!
山越高,风越大,春天的寒风直往我的脖子里钻,我振作精神,向着山顶冲去,仿佛就象冲向敌人的保垒。
终于,我来到佛头山的最顶峰,我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向山下望去,两条玉带缠绕在山底,那是巴河和通河,他们不辞万里,向着大海奔去……
寒假见闻日记 篇4
为了庆祝新春的到来,位于厦门市白鹭洲广场举办了一场为期十四天的灯展。一听说灯展的消息,我便欣喜若狂。可是事不凑巧,连续几天,爸爸妈妈都没空带我去看灯展,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正月初十晚上,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看灯展,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穿上新装,快乐出发!
来到白鹭洲广场,那里已是一片灯的海洋、人的海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的驻足观看,有的摆着各种姿势拍照,有的品评着灯的造型,最高兴的莫过于那些拿着灯笼嬉闹着的孩子们!我和爸爸妈妈沿着赏灯路线,一路参观,一路拍照。走到员?湖畔,湖中央的一个灯展造型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这是一排字牌和一簇簇莲花灯组成的造型,迎面立着的几个牌子上闪烁着几个大字: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繁荣厦门经济特区。这些大字烘托出本次灯展所蕴含的重大政治意义。
一路走来,我们欣赏着一个接一个的灯展造型,有白鹭展翅、金猪贺岁、卡通城堡、和谐思明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造型是缤纷厦门,不夜之城——它用LED的手法流畅动感地勾勒出白鹭女神、日光岩、郑成功、海沧大桥等图案,展示出不夜之都的美好画卷。另一侧的.图案为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此造型寓意着新春励志祝福,用同样的手法流畅地勾勒出升腾的龙和奔腾的马,寥寥数笔,栩栩如生,光芒璀璨而热烈,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对生活满怀希望的憧憬与向往。
在欣赏灯展的美丽之余,我们不能不感谢灯展的设计师和工人,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一点一滴地凝聚成今天这美丽的灯会。更要感谢厦门人民,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巨大财富,为我们营造出今天繁荣昌盛、和谐美好的快乐家园。
寒假见闻日记 篇5
早晨,吃过早饭后,妈妈便开始给花儿浇水、剪枝。这时,我听见妈妈自言自语到:“哎呀!这花长歪了,也不好看,不如把它扔掉。”说着,妈妈把这棵樱花连根拔起,一转身,扔进了垃圾桶。我赶紧跑过去一看,这棵花的枝干虽然几乎歪成了直角,但花是开着的,还散发着香味儿,我想:这花儿开得多美呀!扔了怪可惜的,不如把它拾起来。正好,我也喜欢花,不如在把它栽上吧!我小心翼翼的.把这棵花拾起来,又找了一个闲着的花盆,到草坪里铲了些土,把这棵花栽上。
回到家,我给樱花浇了些水,樱花精神了许多。一连几天,我每天都给樱花浇水,可是樱花一点儿变化都没有。又过了几天,我本以为它枯死了,我跑过去一看,它活了过来,我又惊又喜,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棵樱花地花瓣很娇艳,五个大蒲扇似地花瓣像一把把花扇子,美丽极了!再看看叶子,苍翠欲滴地叶子像小船似地长在枝干上。再低下头闻一闻,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虽然枝干是歪地,但歪花也是花呀!
由此,我想到了学校里地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们也有一技之长。比如这个孩子是长跑健将,那个孩子是唱歌能手……就像咱们说地“歪才”一样。
人各有所长,有所擅长地就是人才。古人云: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只有用其所长,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汉高祖刘邦堪称典范。刘邦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扶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地长处。有用人要用他地长处,发挥他地优势。
由此,我想到:“歪”材亦“才”。虽然,这棵花在妈妈眼里不是美丽的,但在我眼里。只不过枝干是歪的,但也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儿。
这就是寒假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直到现在,这件事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寒假见闻日记 篇6
寒假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当过“家长”,而我是其中之一。
早晨起来,我匆匆忙忙的帮家长准备好美好的早餐。每人一瓶牛奶,还有每人一个面包给他们准备好了之后,我就飞奔地到长塘综合市场买菜,我买了爸爸最爱吃的鱼,妈妈最爱吃的饺子,我最爱吃的素菜。买完了菜,我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回到家中,我又开始匆忙地开始做饭,而爸妈在旁边等着我的'美味的午餐,使我有了更多的自信,我一开始就先把饭蒸好,然后再煮饺子,煮完饺子,我就做了一大盘香喷喷的红烧鱼,最后把素菜做成片汤,刚到十二点,我的饭菜已经做好了。我就把菜全部端出来,接着就开饭。
就这样,一个上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到了下午,我们全家开始到扫卫生,我先扫地后拖地,最后再抹桌子、擦地板。。。。。。
这就是我当“家长”的过程。
寒假见闻日记 篇7
春节已悄然而去,但这个春节,似乎不尽兴。这不,今天,妈妈便高兴地说:“走,去超市!”我直呼:“妈妈万岁!”
进了超市,我陪同妈妈去买蒸锅。不经意中,我注意到了一位穿着朴实的农民工。身上穿着工作服,但很干净。头发虽然有点乱,但十分光亮。他摸着一台电磁灶,爱不释手,似乎想要买下来。
终于,他鼓足了勇气,问旁边的售货员:“姑娘,这台电磁炉多少钱?”那个售货员转过身,用鄙夷的眼神上下打量了一阵,没有回答他,又与旁边的朋友聊起天来。
农民工又问了:“这台电磁炉到底多少钱?”那个售货员终于不耐烦了:“1300”听到这个价钱,那个农民工一下子呆住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他用试探的口气又问售货员:“可以便宜一点吗?我身上只带着1000元……”那个售货员却好像吃了枪药似的:“这可是超市,可不是你讨价还价的`地方!”农民工一下子手足无措,叹了口气:“那,这样啊。那我走了。哎!”
看着农民工茫然若失的背影,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难道农民工就应该受到歧视吗?他们的钱难道不是血汗钱吗?我没有心情再逛超市,心里一直想着这个问题,久久不能停息……
寒假见闻日记 篇8
寒假里,发生过许多愉快的事,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还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我今天讲述的是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那天,天气很冷,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地上象是铺了一层厚厚的雪毯,整个一片雪白的世界,我与妈妈却兴致很高,准备上街去踏雪游玩。走到十字街路口处,我看见有一大群人在围观,就急忙跑过去,想看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是一位老爷爷在街口卖白菜。看他那么大的年纪了,还艰难地挑着两筐绿油油的白菜卖,好可怜哟!我看见白菜上还覆盖着一层白雪呢!他挑着白菜,被三位不知是工商局还是城管局的叔叔发现了,大声吼他,还又推又撞,命令他马上离开,不要随地乱卖菜,这样影响了交通秩序。
我转过身对妈妈说:“他们为什么要对老人这么凶?难道他们自己就不会老?”妈妈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叹了口气,我们就走了。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为什么大家不能都献出一点爱,心里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爱心呢?如果人人都多一些爱心的话,这个社会不是会更加充满温馨吗?……
寒假见闻日记 篇9
寒假里,在我身边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比如参观烈士公园、放鞭炮、出去拜年等,但令我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次打雪仗。
那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看得出来它们很快乐,仿佛在和我们打招呼。我和弟弟当然不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我们箭一般地冲出家门,准备好好打一场雪仗。
我们各自走到有利的.位置,堆好雪墙,大战一触即发。我做了几个超大的雪球攻向弟弟的堡垒,不一会功夫他的雪墙就被*了,我正要乘胜追击时,我们的金毛“布丁”一下子冲了过来,把我的雪墙推倒了。我生起气来,拿起雪球如雨点似的向布丁飞去,“布丁”一下子就变成了“落水狗”。真是太有趣了。
这就是我在寒假里最开心的事。
【寒假见闻日记】相关文章:
寒假见闻的日记11-17
寒假见闻日记07-09
寒假见闻的日记08-29
寒假见闻的日记09-19
寒假见闻日记07-10
寒假见闻日记06-26
寒假见闻日记09-05
寒假见闻日记精选09-13
寒假见闻日记范文03-23
寒假见闻日记【荐】07-05